(一)關于“兩條主線”。在需求側,以提升有效需求為主線,著力擴投資、促消費、穩出口,推動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,充分激發機械裝備需求潛力。在供給側,以全面提升供給能力為主線,強化分業施策,全力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,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有效需求,推動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實現良性循環。
(二)關于“四個統籌”和“四個動力”。一是統籌做好擴投資、促消費、穩出口,提升有效需求,做穩做強機械行業穩增長牽引力。二是統籌做好智能制造關鍵技術攻關、模式創新和推廣應用,加快推動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,充分釋放新上或更新改造設備投資需求,做實做硬機械行業穩定增長的支撐力。三是統籌做好產業生態體系建設和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,創新優質裝備供給,做優做精機械行業穩增長驅動力。四是統籌做好補短板、鍛長板、強基礎、培育新興產業和新增長點,分業精準施策,激發工業母機等8個重點細分行業穩定增長活力。
(三)關于4方面16個重要任務
在持續擴大有效需求方面,針對機械行業是為其他行業提供技術裝備,70%以上的需求來自基礎設施建設和其他行業新上或更新改造設備投資,是穩出口主戰場的特點,提出深挖國內市場潛能、著力擴大有效投資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、搭建高水平供需對接平臺等4個重點任務。
在推動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方面,提出加快推廣智能制造新模式、推動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攻關、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、探索智能制造先行區建設等4個重點任務。
在提升高質量供給能力方面,提出穩定暢通重點產業鏈供應鏈、加快推進裝備數字化發展、加強質量品牌建設、完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、推進重點區域協調發展等5個重點任務。
在分業精準施策方面,提出補鏈升鏈推動基礎裝備提質增效、固鏈強鏈鞏固優勢產業發展勢頭、建鏈延鏈持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等3個重點任務,推進工業母機、儀器儀表、農機裝備、基礎零部件和基礎制造工藝、工程機械、軌道交通裝備、醫療裝備、機器人等8個重點細分行業穩增長。
(四)關于4方面保障措施。一是加大政策支持。支持裝備制造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、智能化綠色化改造。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,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,綜合運用各類金融工具,提高金融服務質效。二是加強標準供給。加強標準制修訂,完善工業母機、醫療裝備等標準體系,加快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和行業應用標準研制。推動機械行業標準國際化。三是強化監測調度。利用“數字工信”等信息化平臺加強裝備工業經濟運行監測,深入開展調查研究,及時協調解決行業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。四是加強組織實施。強化部門協同,推動建立央地聯動和會商交流機制,協調解決重大問題。鼓勵地方立足實際,出臺本地區穩增長針對性政策。發揮行業組織服務和支撐作用,搭建行業交流展示平臺,強化供需對接。